春日的淮畔,绿意盎然,生机勃发。4月3日,蚌埠市第6期乡镇(街道)领导班子成员进修班学员走进五河县,以“生态塑形·产业铸魂”为主题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现场教学。学员们循着“和美乡村”与“产业强镇”的实践脉络,在沱湖乡大岗村与小圩镇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参访中,触摸振兴脉搏,探寻发展密码。
第一站:大岗村——小积分撬动大治理,三产融合绘就“诗画田园”
晨光熹微,学员们首站抵达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——沱湖乡大岗村。这里北依省级自然保护区沱湖,稻虾共生、蟹肥水美,村党总支书记自豪介绍:“我们的‘积分制’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主人翁,垃圾分类、志愿服务都成了‘看得见的分数’!”行走在户户通的硬化路上,学员们驻足“美丽庭院”示范户门前,感受“三治融合”的治理智慧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大岗村“三产融合”的实践:以“沱湖螃蟹”为金字招牌,串联稻渔养殖、农产品加工、研学旅游,衍生出“抱稻虾”“吾禾红”等品牌,2024年村集体经济突破83万元。
第二站:小圩产业园——土地集约激活“强磁场”,返乡人才书写“共富经”
转程小圩镇乡村振兴产业园,厂房林立、机声隆隆的景象令学员们眼前一亮。这座由330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打造的产业园,10栋标准化厂房内入驻企业8家,带动240余人就业增收,预计2025年产值破亿元。“返乡人才是培训宝!”产业园负责人介绍,从新材料到纺织产业,大学生创业、乡贤回归与龙头企业扩业形成“强磁场”,年纳税超200万元,为13个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。
在安徽帛斯纺织公司车间,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,羽绒被生产线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。学员们在机器轰鸣中触摸产业脉动,在数据对比中感悟“集约土地+集聚产业”的发展魄力。
互动交锋:头脑风暴激荡振兴智慧
返程途中,一场“车轮上的研讨会”热烈展开。快问快答环节,学员争相抢答:“大岗村积分制管什么?”“小圩产业园靠什么资金?”等。随后,各组代表结合本镇实际畅谈启发,治理需织密“党建网”,产业要延链“品牌化”,生态可转化“里子红利”,文化要深挖“乡愁经济”,人才需厚植“扎根土壤”。
夕阳西下,满载思考的车辆驶离五河。学员们手持笔记,目光灼灼——这场教学不仅是经验的汲取,更是一次振兴路上的动员令。未来,将以此次教学为起点,将“小积分”“产业园”“返乡潮”的鲜活经验,化作各自乡镇的生动实践,在淮畔大地上续写更多“振兴故事”。
五河之行,始于足下;振兴之路,行则将至。